2012年12月31日 星期一

拯救世界很好,別找我就好——電影《愚蠢年代》 (The Age of Stupid) (2009)

《愚蠢年代》劇照

在度過傳說中的瑪雅末日之後,我們來聊一聊真正的末日。

《愚蠢年代》的基本態度很明確:人類本來有機會(也就是現在)拯救自己,卻執意把自己推向毀滅,於是幾十年後我們也只能坐在與世隔絕的人類文明檔案庫裡,用一種冷情當感的抽離態度,憑弔人類在關鍵時刻一手葬送未來的莫名愚蠢。我知道一定有人等著對這種論調嗤之以鼻,而我跟你保證他們會在這部影片裡找到很多同伴。德不孤必有鄰,愚蠢更是成群結隊。

《愚蠢年代》的論述方式很簡單:透過好幾個真人訪談故事,交織出人類濫用天然資源,罔顧永續經營,遲早要婊到自己的現況。曾經拍攝過《卯上麥當勞》 (McLibel) 的 Franny Armstrong ,這次挑上了石油公司做為人類消費地球的代表。觀眾會看到為石油公司工作的地質學家,在卡崔娜颶風肆虐後的紐奧良拼命救人,因為本來應該擔當救災責任的國民兵,大多被派去阿富汗跟伊拉克,支援美國搶石油的戰鬥工作。觀眾還會看到年幼的伊拉克兄妹一邊把整箱整箱運來,美國人穿到稍有破損就丟棄的鞋子拿去修補再售,一邊放話說以後美國人見一個殺一個。不過這些都比不上你在奈及利亞聽到的「資源詛咒」來得荒唐:你眼睜睜看著大可供當地居民使用的天然氣,日以繼夜放火燒掉,還一邊釋放戴奧辛毒害人體,只因為這些天然氣沒辦法運走賣掉,石油公司又不願意花錢興建提煉設施給當地人使用。噢,這些話私底下說說就好,要是你敢對自家底下石油的所有權有意見,過沒幾天政府就會隨便找個藉口派兵來屠村。

企業巨獸操縱國家機器,荼毒人類戕害地球的故事,或許感覺離我們很遠,但是《愚蠢年代》卻把戰場拉到你歌舞昇平的幸福生活前面。那個去法國白朗峰度假的英國中產家庭,其實就是你我的寫照,興沖沖地只是想闔家出遊一趟,卻發現你現在得要先爬下 150 公尺的樓梯,才能抵達幾十年前走幾步路就到的冰川上,這才驚覺氣候變遷並不會因為你的渾然未覺或漠然不理而停下腳步。

然而如果你像這個模範家庭一樣,回家之後開始認真計算全家的碳足跡,選擇犧牲一些生活上的享受,克盡地球公民的一份責任,你會很失望地發現你對得起的,大概只有自己的良心而已。當這位風力渦輪開發商試著推己及人,把風力發電推廣到鄰里時,這些大多數都很認同風力發電永續經營理念的英國人,突然間生出各式各樣的理由,反對你把風力渦輪設在他們家門口——這裡風不夠強啦,有點吵啦,有礙觀瞻啦,轉啊轉的很催眠會造成交通事故啦,想到房地產會跌價又睡不著啦——然後任你說破嘴也要把風力渦輪打槍之後,再大言不慚地在法院門口暢談他們關切全球暖化,由衷贊成再生能源,大家都是地球的一份子嘛⋯⋯

一年後,史無前例的大水把這塊區域每一片土地都淹了。

不過《愚蠢年代》最犀利的地方,也許是在它把人類的集體愚蠢,理直氣壯的那一面展現出來。片中那位印度廉價航空的創辦人——他的名字甚至在 Wikipedia 上有個條目——你把他放在任何其他地方,都是無可非議的傑出青年代表:頂層菁英要消弭社會階層差距,用廉價機票給人脫貧機會,還會自費下鄉服務。整部影片當然很聰明地沒有批評他半句,但是只要把他放在氣候變遷的背景裡,勵志故事霎時間變成驚悚寓言。然而對於印度 12 億人誰都搭得起飛機,碳排放名符其實「一飛沖天」的「願景」,我們的模範青年可是半點都不會有愧於心。「如果我們連世界上的貧窮都擺不平了,哪裡有功夫去管地球的健康?」

我想這就是《愚蠢年代》始終沒有明言,但是觀眾們都了然於心的主旨:大家都知道拯救地球刻不容緩,保護環境責無旁貸,但是一旦會痛到自己,每個人都有他一套「你先忙一下,我先爽一下」,自圓其說的理由。所以我並不會很在乎這部影片有沒有堅實的氣候變遷科學論證,或是諷刺動畫是不是做得有點粗製濫造(其實我還覺得質感破破的更有諷刺漫畫風味哩),因為它已經很赤裸地讓你看到:無論你多麼熱情、多麼有理,只要人性還沒有從自我放逸的愚蠢中覺醒,什麼努力都是白搭。

5 則留言:

  1. 像這樣嗎?
    http://home.gamer.com.tw/creationDetail.php?sn=1720847

    回覆刪除
    回覆
    1. 這篇說得很對啊,可惜光是對是沒有用的。白底灰字讀得好累喔~~~(揉眼)

      刪除
    2. 這版面真的很累...反白或許會好點V_V
      不過,人賴欠缺集團智能,似乎至今未變。若要做甚麼犧牲和節制,只能從「我」開始吧。

      刪除
    3. 還真的只有「我」,別人是一點都不能期待的,期待幾次被當北七幾次。(茶)

      刪除