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02年8月7日 星期三

電玩改編的惡趣味——電影《惡靈古堡》 (Resident Evil) (2002)

《惡靈古堡》劇照

身為半個惡靈古堡粉(我當什麼粉好像都是半吊子),儘管先前有《銀河飛將》 (Wing Commander) 改編電影的恐怖前例,我還是乖乖進戲院報到。然而我們還是得面對所有改編作品的老問題:你應該對它抱持什麼樣的期待?我說的是「什麼樣的期待」,而不是「多少期待」,雖然多虧了慘不忍睹的《銀河飛將》改編電影,我已經把期待調得很低,因此首刷的感覺意外地還算滿意。

既然是半個粉,就先從粉絲立場出發吧!比起面目全非的《銀河飛將》改編電影(我保證這是今天我最後一次鞭這部),玩家們可以在《惡靈古堡》的電影裡,找到不少令人會心一笑的熟悉元素:用手槍打殭屍狗,一個蹦跳就可能要你命的 licker ,還有逃命列車上的 boss 戰。我覺得電影借用電玩元素複製得最好的,是那個無心插柳的「開門危機」——你不知道在門後等待你的是什麼,但還是得鼓起勇氣打開它。電影版在前半段運用了不少這種開門危機,這大概也是這片子的上半場,比起下半場有氣氛得多的主因。

那麼倘若你是個只想找部爛片殺時間的無聊觀眾,《惡靈古堡》能夠讓你覺得值回票價嗎?這個用上多種族卡司、硬派女星、以及「誰是廖北仔」支線劇情的製作,絲毫沒有掩飾它就是部B級商業片的事實。導演 Paul W. S. Anderson 還算懂一些基本的鏡頭語言,用線條構圖勾勒狹窄的生存感,販售血腥惡趣味時知道要適可而止,主角記憶喪失再逐步拼湊還原事件真相的編劇手法也還算用心。當然他失手搞砸的地方也不少,像是慢動作總是總是用錯時機,在懸疑爆發的臨界點拖累節奏,卻在需要慢動作增強壓迫感時忘了放招;故意在緊繃時刻把某些尖銳聲響放大嚇人,第一次的時候挺有效果的,但是被嚇過幾次之後你就會開始感覺到有點惱怒,死小孩啊看到你被嚇到了就用同一招一直煩你;吵死人的後工業重金屬配樂也不對味,雖然說開槍掃射殭屍群本來就具有某種病態的亢奮感,但是喂,《惡靈古堡》耶,又不是《魂斗羅》 (Contra) ,搞什麼熱血激昂啊? -_-

如果不是請到 Milla Jovovich 出演,《惡靈古堡》有可能跟《銀河飛將》一樣(咦,不是說好了今天不鞭了嗎?),完全淪為你寧願忘掉的一段黑歷史。演技從來稱不上上乘的 Milla Jovovich ,過去的銀幕造型一直都有點悲劇,舉凡《第五元素》 (The Fifth Element)《聖女貞德》 (Joan of Arc) 、《百萬大飯店》 (The Million Dollar Hotel) ,無一不是頂著一頭看了就想幫她哭哭的難看髮型出場。這次總算有造型師找到了她性格美艷的一面,不但為她梳理出一頭俐落中帶點嫵媚的中髪,還挑了一套很有電玩人物造型風味的大紅細肩帶高衩洋裝,套件黑色皮夾克意外地搭調。你要拍殭屍動作片時, Milla Jovovich 肯定不是第一個浮現腦海的人選,不過我慢慢覺得這實在是個神選角——她稜角分明的輪廓,略帶陽剛之氣的眼眸,以及意外矯健的武打身手,嗯, Paul W. S. Anderson 真是撿到寶了(一點也沒有要稱讚他慧眼獨具的意思)。

《惡靈古堡》劇照

由於這部片的任何一個缺點,都可能大到令人難以忍受,我不會推薦任何人去看《惡靈古堡》;不過它倒是有機會成為我某種不足為外人道哉,但是每次在第四台偶然看到就會乖乖看完的私房惡趣味,比方說那個切頭、斷指、腰斬,最後把人像是鐵板燒切牛排似地,割成數十塊整齊劃一的菱形肉塊,整攤滑落地板上的雷射網格⋯⋯如果你是在這種時候,會問說「既然有那個雷射網格可以一次給他死,那前面那些一條一條射出來的雷射是在幹嘛,玩人家嗎」的那種認真型觀眾,那我想《惡靈古堡》並不適合你。但是你懂的,有些問題心裡有數就好,不要問對誰都好。 :-p

(最後修訂日期: 2017.01.27 )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